王笑林今年35歲,進入仁城社區不足兩年時間。很長一段時間里,他是社區唯一的男社工,臟活、累活都搶著干。
8月21日下午2點,鄞州區白鶴街道丹鳳小區南門口,熱心居民陳榮菊準時支起愛心攤,桌上放著一桶冰鎮綠豆湯和一大盆西瓜。
“只要我活著,每年都會堅持捐款!”說這話的是92歲的鄞州區白鶴街道丹鳳社區熱心居民俞靜梅(化名)。這是老人堅守了整整20年的承諾。
“專業的事由她負責,其他的事我來兜底!”看著妻子忙碌的身影,陳浩軍坦然笑了,這是屬于夫妻倆獨有的默契。
寧波鄞州區潘火街道雅苑社區江南春曉小區,有一個166人的“春曉花語”群,他們眾籌1.4萬元在小區車庫頂打造了一個200平方米的共享花園。
首批“浙江有禮”省域文明新實踐為民辦實事項目揭曉,經各地申報和集中評審,共15個項目上榜,鄞州區“共享花園”和“最美上學路”獲評。
“貨品你放著不用整,我中午回來了會整的,你就負責把咱們的賬算清咯!鄙蹣浞逡贿叞差D好妻子,一邊叮囑著她,繼而出發去上班。
這是鄞州推出“善居改造家”項目——依托愛心企業捐贈的1000萬元善款,鄞州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“首善”基金,為先進典型免費改善居家...
凌晨1點左右,余某正在熟睡,突然聽到客廳傳來“嘭”的一聲巨響,正在充電的電動自行車已燃起明火,散發著濃煙。
7月的寧波,熱浪滾滾。但在鄞州區白鶴街道日月星城社區,卻有一個清涼的愛心茶室。
今年,鄞州整合街區、商圈、社區、校區等資源,打造觸手可及的常態化文明實踐項目,繪就共同富裕的文明底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