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rike id="dnfxn"><form id="dnfxn"></form></strike>
<form id="dnfxn"><nobr id="dnfxn"><meter id="dnfxn"></meter></nobr></form>
<address id="dnfxn"><th id="dnfxn"><meter id="dnfxn"></meter></th></address>

<noframes id="dnfxn">

      當前位置 : 浙江文明網 > 市縣動態 > 紹興 > 嵊州

      泛黃的日記本,記錄了她18年的足跡

      發布時間:2019-05-23 15:59:38 來源: 浙江文明網 嵊州市衛生健康局

        從2001年起,護士陳軍飛背著藥箱,風雨無阻,免費上門護理病人。

        每次上門護理病人,陳軍飛從不占用工作時間,總是在下班后,背起藥箱就走,甘霖鎮烏榆灣村有位患者老太太,姓王,今年81歲,與陳軍飛認識剛一個月。

        3月13日上午,陳軍飛正在傷口造口門診值班,門外突然一陣躁動,4名壯漢抬著一付擔架進來。擔架上躺著的正是王老太,她看上去很痛苦。原來,一個月前,王老太不慎摔倒,導致大腿骨骨折。出院后,王老太一直躺在床上休養,但因為家人缺乏護理經驗,時間一長她的尾骶部就形成了壓瘡,周邊的肌肉也開始腐爛。壞死的組織與床單黏連著,稍一牽動,就撕心裂肺的疼。王老太的兒子情急之下,叫來幾個朋友,雇了一輛貨車,連人帶床一起把老人送到嵊州市人民醫院。

        陳軍飛小心地為老人清理創口,換上新藥。事情完了,王老太的兒子卻沒有走,依然愁眉不展,在一旁跟朋友嘆苦:“唉!過幾天還要再來!

        烏榆灣村距離城區有20多公里。陳軍飛聽說是從那么遠的地方過來的,很是吃驚?吹交颊呷绱送纯,陳軍飛又動了惻隱之心:“以后你們不要跑醫院了,我可以上門為老人清理壓瘡!

        “那敢情好!蓖趵咸膬鹤有老膊灰。說實話,他早就有請護士上門服務的想法,一則怕沒人肯上門,二則擔心收費高吃不消,所以一直開不了這個口。3天后,當陳軍飛出現在家里時,他才感到這不是夢。不僅如此,陳軍飛還每星期都來。

        4月15日,又是陳軍飛與他們一家約定的日子。

        路上沒怎么耽擱,半小時左右,就到了烏榆灣村。王老太的兒子早就在家門口迎接,看到陳軍飛,又是連聲地感謝。

        陳軍飛也不客套,直接走到王老太的床前,從藥箱里取出醫用小剪刀和鑷子,先除掉壞死的組織,然后清創、消毒、包扎,忙了約20分鐘才搞定。

        王老太的兒子說:“母親的壓瘡現在已經好多了,創口變小,周圍的腐肉也基本沒了!暗谝淮紊祥T時,創口有這么大!彼p手圍成一個大圈形容道。

        天色已晚,王老太的兒子想請陳軍飛留下來吃便飯,但陳軍飛沒有答應,忙完后就立即趕回城里。

        這一觸動,讓她堅持了18年

        陳軍飛的日記本里,最早記載的病人姓袁,是一位患了乳腺癌的老太太。

        2001年11月22日,陳軍飛正在急診科值班,一位老大爺找到了她。老人的妻子患了乳腺癌,而且已經是晚期。由于臥床時間長,尾骶部都生了瘡?墒,上醫院清創換藥又很不方便?吹狡拮用刻焱纯嗳f分,老人實在不忍心,便想請一位護士到家里護理。當時,陳軍飛已是急診科護士長,老人便找上了她。

        陳軍飛想,幫一下,不過舉手之勞,便答應了。當天下班后,她跟隨老人到家里。陳軍飛回憶說,她至今還記得第一次“出診”的情形,這對她觸動很大。一打開門,一股腐臭味撲面而來。老太太躺在里間,光線陰暗,通風也不好。翻轉老太太的身體,只見尾骶部潰散的膿血和床單黏連在一起,慘不忍睹。稍一動彈,老太太就大聲慘叫!霸趺磁蛇@個樣子?”陳軍飛責怪老大爺,老大爺立時紅了臉,有些不好意思地說,正因為不知道怎么弄才來請護士的。聽了老大爺的話,陳軍飛反應過來,知道自己錯怪了他。她細心地為老太太擦洗了身子,更換了導尿管,接著又對壓瘡部位進行消毒、清創、上藥。做完這些,陳軍飛又給老大爺講了些簡單的護理常識,教他如何做導尿管護理、怎么為病人翻身等等。

        然而,過了2天,老大爺又找上門來了,說前幾天教的又忘了,老伴又痛得大聲叫喚。想到老人年紀大了,學起來確實困難,陳軍飛答應每隔幾天就去一趟。就這樣,袁大媽成了陳軍飛第一個上門服務的對象,一直堅持到第二年春天袁大媽去世。

        出于職業的習慣,每次上門后,陳軍飛都在日記本里詳細記錄了袁大媽的病情、癥狀以及護理內容。

        “身為醫者,當以一顆悲憫之心對待患者,一顆敬業之心對待自己的工作!标愜婏w在日記里寫道。那次上門服務讓她想到了很多,社會上肯定還有不少像袁大媽那樣痛苦無助的病人,他們常期臥床,移動不便,家人又不懂護理,陷入兩難境地。也是從那時起,她開始主動承攬護理服務,利用休息時間,上門為病人減輕痛苦。而這一干,就是18年。

        丈夫加盟,當起義務司機

        10多年前,私家車還不多。陳軍飛騎著自行車,上門去病人家里。遠一點的地方,騎自行車就不行了,只能打的過去。所以,開頭幾年,她的活動半徑局限在城區。

        家里買了車后,她開始往鄉下跑。鄉下路難開,岔路又多,每次開車去,陳軍飛都有考駕照時的緊張感。

        有一次,她驅車去長樂鎮嶺豐村隨訪一個造口病人。嶺豐村距離嵊州市區有40公里,已靠近東陽市。因為道路不熟悉,開到一個岔口附近后,她停車查看地圖。正在此時,一輛電動自行車突然撞了上來。電動車上的母女倆連車帶人倒在地上,母親受了皮外傷。陳軍飛立即帶她們去長樂衛生院檢查,后來還賠了400元錢。

        這次事故后,丈夫主動做起了妻子的駕駛員,只要有空,就與她一起去患者家里。幾乎每個雙休日,她都沒時間休息,有時一天要跑好幾個地方!斑@樣也好,夫妻一塊前往顯得特別有意義!标愜婏w開玩笑說,一路上有風景可看,比外出旅游差不了多少。

        在陳軍飛上門服務的病人中,有一些是家屬上門求助的。浦口街道大屋村一位姓葉的病人,因為跌傷導致截癱,長期臥床,大腿和臀部出現嚴重的壓瘡。家人不知道怎么照顧,去醫院又不方便,聽說陳軍飛經常上門服務病人,便想來求助,可一想到她已經是醫院120急救中心副主任,忙得很,非親非故的,又猶豫了。2017年9月13日,家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情,找到了陳軍飛。讓他們感動的是,陳軍飛聽了他們的情況介紹后,馬上答應去看看。當天下班后,陳軍飛便帶著藥箱去了。之后,每隔幾天,她都去一趟。一直到12月17日,經過先后16次的護理,病人的壓瘡消失。今年4月初,病人的壓瘡復發,得知消息的陳軍飛,二話不說又上門去了。

        讓身邊每個人感受到溫暖

        病人心理都比較脆弱,渴望陪伴和關懷。陳軍飛就像一位知心姐姐一樣,在細心護理的同時,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。

        2015年,醫院住進一名患直腸癌的中年婦女。治療直腸癌需要動手術,切除肛門,再做一個“造口”幫忙排泄。病人對這個手術非常排斥,不愿配合治療。

        陳軍飛知道病人為何排斥手術,誰遇到這樣的手術都難以接受?刹∫讶绱,除了手術,沒有更好的辦法。她耐心地勸導病人,解釋手術的好處。在陳軍飛的勸慰下,患者終于跨過了心里的坎,同意手術。

        手術后,患者恢復很快,出院了。但過了幾天,患者突然打電話給陳軍飛,說她很煩,常常失眠,問她有沒有空陪她聊聊。其實那天陳軍飛特別忙,晚上也要加班,但她沒有推卻,約好晚上7點見面。在患者所住的小區里,兩人一邊散步一邊閑聊。很快,陳軍飛發現了患者不開心的原因,原來,對方擔心癌癥復發,以至憂慮過度。陳軍飛告訴她,擔心只會加重病情,不少比她還嚴重的患者,因為心情平和,坦然面對,最后反而恢復得很好,并舉了不少這樣的例子。漸漸地,患者心頭的愁云散開了。

        “前些日子我還碰到過她。她恢復得很好,神色也不錯。陳軍飛說。

      標簽:編輯:毛寧
      做遍家里每个角落
        <strike id="dnfxn"><form id="dnfxn"></form></strike>
      <form id="dnfxn"><nobr id="dnfxn"><meter id="dnfxn"></meter></nobr></form>
      <address id="dnfxn"><th id="dnfxn"><meter id="dnfxn"></meter></th></address>

      <noframes id="dnfxn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