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日來,省市各級民政部門先后下發通知,要求各地陵園、公墓等祭掃服務場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群眾祭掃服務保障工作。
3月16日,浙江省民政廳下發《關于做好2022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的通知》。
3月26日至4月6日,全市25家較大型公墓(名單附后)實行先預約后祭掃。
清明節即將來臨,在這緬懷先人、寄托哀思的時刻,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,深化移風易俗,培養文明新風,推動“浙江有禮,從我做起”成為全民行動自覺。
3月26日,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、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、杭州市民政局聯合發布《“綠色清明文明祭祀”倡議書》——
蕩秋千,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。秋千,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。它的歷史很古老,最早叫千秋,后為了避忌諱,改為秋千。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,再栓上彩帶做成。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。
清明掃墓,謂之對祖先的“思時之敬”。其實,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,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,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,到唐朝才開始盛行,并相傳至今。
踏青,又稱春游、探春、尋春,就是到戶外去感受春天,去擁抱自然。青草依依、清水漣漣,脫下厚重的冬衣,走出房門,三五成群到鄉野山間賞景散心,蕩秋千、放風箏、拔河、斗雞、戴柳、打球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