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rike id="dnfxn"><form id="dnfxn"></form></strike>
<form id="dnfxn"><nobr id="dnfxn"><meter id="dnfxn"></meter></nobr></form>
<address id="dnfxn"><th id="dnfxn"><meter id="dnfxn"></meter></th></address>

<noframes id="dnfxn">

      2022年三季度擬推薦中國好人候選人公示

      發布時間:2022-08-08 15:54:00 來源: 浙江文明網

        根據“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”活動相關要求,經基層推薦和專家綜合評審,現將2022年第三季度“中國好人榜”浙江省候選人予以公示。如有異議,可通過電話、郵件等方式于8月14日之前向省文明辦反映。公示時間:8月8日至8月14日,聯系電話:0571-87051454 ,電子郵箱:ZJGMDD@163.com。

        孫根才,男,1955年6月出生,68歲,中共黨員,籍貫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,現居住南潯區南潯鎮,湖州市南潯區圓夢志愿者協會會長。2014年,孫根才成為一名尋親志愿者,致力于幫助失散的親人團聚,義務尋親9年,他幫助53個家庭骨肉團圓。他從一個人到牽頭成立南潯區圓夢志愿者協會,吸引600多名注冊志愿者、3000多名流動志愿者,開展了4600余次公益活動,受助群體12萬余人,服務時長超192900小時,募集各類款物達50多萬元,所有的付出,孫根才均是“零”回報。他被評為“浙江省最美志愿工作者”,他的家庭獲評“第十三屆全國五好家庭”、2021年度浙江“最美家庭”等稱號。他的事跡被人民日報、浙江新聞等媒體報道。

        高成龍,男,1991年6月出生,31歲,群眾,籍貫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,現居衢州市龍游縣,蘭州拉面店店主。自2022年衢州“3.13”疫情發生以來,高成龍的面店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,收入減少了很多,但這并不影響他心系疫情。他每天晚上制作60份以上的免費“愛心餐”,自駕120公里穿梭在龍游4個高速卡點和省道路口,為晝夜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宵夜。這是他自2020年疫情暴發之初,第二次為抗疫一線人員送餐。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回漢一家親。他的事跡被CCTV財經頻道、中國民族報等媒體報道。他曾獲浙江省“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”榮譽。

        馬國軍,男,1967年11月出生,55歲,籍貫浙江余姚,現居余姚市臨山鎮,個體經營戶。2022年2月10日上午10時許,馬國軍在回家的路上聽到呼救,立即折返,看到水里有個男孩正在上下撲騰,十分危險。他立刻跳入水中,奮力朝男孩游去。由于河岸較陡,頂著冬季棉衣的阻力,他用盡全力托舉,在周圍群眾的幫助下,才把男孩抱上岸,并立即用所學的急救知識對孩子進行急救,最終男孩平安無事。這是馬國軍救下的第6條生命了。對他來說,見義勇為已成為一種本能。事跡被學習強國、中國藍新聞等媒體相繼報道。獲評寧波好人。

        沈東,男,1991年7月出生,31歲,中共黨員,浙江桐鄉人,現住桐鄉市大麻鎮大莊村,民泰村鎮銀行大麻支行行長助理。陸曉婷,女,1994年12月出生,28歲,共青團員,浙江桐鄉人,現住桐鄉市大麻鎮光明村,民泰村鎮銀行大麻支行大堂經理。7月19日上午10時許,桐鄉市大麻鎮一名3歲女童從6樓墜下,跌落到2樓廣告牌上,附近銀行工作人員沈東、陸曉婷發現異樣,迅速跑來查看情況。在女童再次滑落之際,兩人同時張開雙臂向上托舉,徒手接住了墜樓女童。事后,人民日報、新華社、央視、浙江日報、浙江衛視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報道并點贊,微博熱搜榜最高達第6,頭條熱搜榜最高達第9,抖音、快手等平臺幾小時內視頻點贊量高達105萬,沖上短視頻APP熱搜榜第1位。據不完全統計,200余家新聞機構報道總計2500余篇,24小時內全網相關話題傳播量超10億。

        陳志飛,男,1981年6月出生,41歲,中共黨員,浙江蘭溪人,現居住地為杭州市上城區秋濤路,杭州大眾出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出租車司機。因為一個承諾,自2018年2月起,他每周2天停止載客,連續4年免費接送80多歲的孫奶奶和她患有偏癱的兒子跨越30公里往返醫院。14年來,他用真心、真情、真意打造“無償獻血、愛心送考、公益幫扶”三張金名片。路遇老人或者殘疾人打車,他會走下來攙扶一把,并免費接送;加入95128愛心車隊,完成愛心接送2000余單;連續10年愛心助力高考,高考期間每天在考點門口駐守,以便隨時響應緊急需求。先后獲評“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勞動模范”、杭州市交通運輸局“優秀共產黨員”、杭州好人等榮譽稱號。

        陳月輝,男,1938年2月出生,84歲中共黨員,籍貫浙江紹興,現居紹興市柯橋區柯巖街道,紹興市柯橋區柯巖街道居民。陳月輝出生在中醫世家,曾是原管墅衛生院院長,有著50余年的豐富從醫經歷。退休后,他謹記父親“做好事、善事就是你最好的安身之本”的臨終囑托,并以此為座右銘,提前退休以來的30年里,他都在家為鄉鄰們免費坐診。2014年10月以來,受社區邀請,陳月輝開始在柯巖街道高爾夫社區的“健康小屋”免費坐診,“我答應過社區的,每周三天都來,我一定要做到的!睙o論刮風下雨從未間斷,手機也是24小時開機,為附近居民免費看病。除了定期到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居民免費義診外,陳月輝還是自己小區和周邊小區居民的免費“家庭醫生”,做好事成為他最大的快樂。入選2022年一季度柯橋好人、二季度紹興好人。

        張海娟,女,1980年9月出生,42歲,群眾,籍貫浙江麗水,現居麗水市蓮都區白云街道,蓮都區白云小區居民,麗水好人。張海娟和丈夫之前一直在杭州經營超市,為了照顧孩子,夫妻倆忍痛放棄前景不錯的生意,于2021年5月投資120萬元在麗水市區開了一家面積近200平米的“古塘面館”。秉持“豐儉由人,自由搭配,看得見食材的家庭式健康燒法”的經營理念,面館受到了廣大顧客的喜愛,出于對面館的信任,許多顧客都選擇在店里充值消費,2000元、1000元、500元不等。2022年3月,在房租、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下,張海娟決定暫時關閉門店,騰出更多時間陪伴孩子。做此決定是迫不得已的選擇,張海娟心里滿是不舍,但她沒有忘記那些信任她的顧客。關店第一天,張海娟就開始逐個給有充值的會員打電話,告知退款事宜。短短3天,她就打了600多通電話,不厭其煩地挨個解釋,并通過微信等方式將余額如數退還,確保每位顧客零損失,最多的退了1000元,最少的僅0.5元,就這樣,500多名會員,累計退款近3萬余元。張海娟表示:“誠信是做人的立足之本,決不能辜負顧客對我的信任”。

        周妙亞,女,1975年5月出生,47歲,籍貫浙江寧波,現居鄞州區塘溪鎮夏家新村,現任鄞州區塘溪鎮中心小學書記、副校長。她扎根山區教育27年,把山區孩子、外來務工家庭子女當自己孩子一樣對待。她利用周末遍訪學生家庭,牽頭發起了“圓夢行動”,組織教師和單親學生結對。夏天,她接出租房孩子躲避臺風的災害;冬天,遇寒潮接學生到自己家過冬;暑假,她在家中辦公益暑托班,免費提供伙食。她還自掏腰包租房在鎮上建立“誠信公益書吧”成為農村閱覽室樣本。她的事跡被人民網、新華社、學習強國、中國教育報、浙江日報、浙江教育報等媒體多次報道,曾獲浙江省優秀教師和師德楷模、浙江省“三育人”一等功、寧波好人、鄞州區道德模范等榮譽。

        虞愛萍,女,1966年1月出生,56歲,中共黨員,籍貫浙江瑞安,浙江信泰律師事務所主任、高級律師。作為一名律師,她自強自信;作為一名女性,她自尊自愛。24年來,虞愛萍將青春熱血奉獻給維權事業。因愛崗敬業、維權卓著,虞愛萍榮膺“全國三八紅旗手”、“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十大標兵”、兩次榮膺“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”、“浙江省勞動模范”、“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統百名優秀人物”、“浙江省優秀女律師”、“新時代浙江省萬名好黨員”、“中國政法大學優秀校友”等百項榮譽,并于2010年3月赴北京參加三八國際婦女節100周年紀念大會,接受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與表彰。

        柯偉力,男,1980年5月出生,中共黨員,籍貫浙江臺州,臺州市公安局路橋區分局刑事科學技術室副主任。他從事法醫工作17年,潛心破案精益求精,用自己的專業技能讓死者“開口說話”,使經手的命案積案全部偵破。2021年,他從身居幕后的法醫轉型為走在臺前的“尋親”民警,全身心投入“團圓行動”,領銜成立“回家”工作室,通過DNA技術至今已幫助全國171名尋親者成功回家,成功案例數居浙江省第一。曾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,榮獲“最美浙警”、臺州好人等榮譽。

        姚元珍,男,1965年8月出生,籍貫江蘇睢寧,義烏市環境集團城西清潔服務分公司清掃工。2007年開始從事清掃保潔工作,2021年6月加入義烏市環境集團城西分公司復興班組。曾經,姚元珍與妻子郭克芳都是環衛工人,2015年9月,妻子遭遇車禍,身體每況愈下,直至全身癱瘓,生活不能自理。從那以后,姚元珍不離不棄,悉心照顧妻子。他開始學習做飯,最初掌握不好調味用量,一次次的失敗后,他學會了換著花樣搭配餐食,讓妻子每天吃得熱乎又營養。由于妻子大小便失禁,姚元珍每晚都會照顧她上廁所,還定期給妻子洗澡、擦身,房間內更是收拾得沒有一絲異味。不忍心丟妻子一個人在家,姚元珍每天背著妻子下樓,再將妻子用寬布條“綁”在電動三輪車上,載著她上街掃地,一堅持就是6年。個人榮獲“金華好人”榮譽稱號。

        林鳳英,女,1953年3月出生,69歲,中共黨員,籍貫浙江省溫嶺市,現居溫嶺市箬橫鎮,溫嶺市箬橫鎮敬老院負責人。林鳳英的身后系著兩個家,一個是自己的小家,另一個是牽掛了22年的大“家”箬橫鎮敬老院。30多年前丈夫因病去世,她一力撫養二女一子成人,并代夫盡孝,奉養公婆,猶如親生女兒。在擔任敬老院負責人的22年間,她還身兼護理員、炊事員、調解員、心理輔導員、代購員等多個角色,在院的老人們都把她當成自己的“女兒”。曾獲得浙江省敬老養老助老模范人物、臺州市道德模范、臺州好人等榮譽。

      標簽:編輯:龔曉
      做遍家里每个角落
        <strike id="dnfxn"><form id="dnfxn"></form></strike>
      <form id="dnfxn"><nobr id="dnfxn"><meter id="dnfxn"></meter></nobr></form>
      <address id="dnfxn"><th id="dnfxn"><meter id="dnfxn"></meter></th></address>

      <noframes id="dnfxn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