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4點出發!3年里無論風雨自掏腰包40多個來回義診定期為病人更換氣切管和胃管“你們不放棄,我們不猶豫!”
8月8日,又是王興轅醫生和夏迅醫生上門義診的日子,與以往不同的是,這次他們是從工作的臨平區第五人民醫院出發。兩位醫生的目的地是余杭區鸕鳥鎮雅城村,他們的病人是一位突發腦溢血后已經臥病在床近4年的69歲老太太王聯鳳。這條相距60多公里的路,王興轅和夏迅這幾年來回跑了近40次,他們說:“就好像家人一樣了!
老太太需要定期更換氣切管和胃管,家人一句話打動了兩位醫生
3年40多個來回,他倆自掏腰包凌晨4點出門義診
那是2018年11月20日,王老太太突然發病,手術、康復治療近一年后,家人將她從醫院接回家里,之后便在家中臥床了近3年。
“媽媽的氣管已經切開了,還要依賴胃管維持進食,所以每隔一個多月就要更換氣切管和胃管!迸畠荷蚣t霞說,由于家距醫院較遠,而當地又沒有合適的護理條件,定期更換氣切管和胃管成了難住一家人的事。
沈紅霞想到了母親住院時醫院康復科的醫生王興轅,試著向他發出了求助。
王興轅接到求助后雖然內心愿意,但沒有立即答應——獨自上門為病人換管,條件不成熟。他想到了自己的同事兼同門——醫院急診內科的醫生夏迅,可當夏迅評估過老人的病歷,第一句話就是:“這事兒,能不接就不接吧!眱晌粚I的醫生都明白其中的風險,出發點雖好,可一旦有個萬一,這責任還得硬生生扛下來,不得不考慮。
最后,還是沈紅霞的一句話打動了兩位醫生:“老人家活著,子女總歸還能盡孝;老人家如果沒了,對子女來說,只剩下一張照片了……”
兩位醫生雖然同意上門換管,但也提出了一個原則性的條件:“如果碰上老太太身體不舒服,比如感冒或者有痰,就要推遲換管,直到老人家身體康復!
就這樣,2019年9月起,兩位醫生開始為老人定期上門換管。
為了不影響正常工作,兩人像影視作品中夜行的俠客一般,凌晨4點多就出發,趕60多公里的路,到老人家中換管,然后趕回醫院上班。凌晨的高架和高速上的車雖少,但這樣跑個單程也得50分鐘光景。
這一跑就是近3年,到今年9月,也就是下一次上門換管時,兩位醫生就在這條義診路上跑足了40個來回。一路上所有的花銷,兩位醫生全部自掏腰包,沈紅霞一家需要支付的,僅僅是部分藥品的費用。
“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媽媽”
兩位醫生把那里當做了另一個家
8月8日下午1點左右,王興轅和夏迅趕到沈紅霞家。
家中常年備有醫用防護服、無菌設備,兩位醫生趕到后就能換裝。王興轅手上提著一個袋子,里面除了消毒液、無菌手套、紗布、棉球、鑷子以及氣切管和胃管外,還備著一支腎上腺素!耙苑廊f一!彼f。
“阿姨,我是小王,來給你換胃管了,會有點難受,你忍一下啊……”換胃管的過程通常不會持續很久,王興轅會先進行聽診,隨后和夏迅開始操作。胃管要從鼻腔進入食道,過程中老太太會有些不適,但一般都能堅持。換完胃管,兩位醫生會休息一會兒,然后進行氣切管的更換。
▲左為夏迅,右為王興轅。
老太太的女兒沈紅霞有時也會過來幫忙,如同半個護士。居家看護不僅需要擁有完備的硬件條件,還需要家屬具備一定的醫護能力。如今的沈紅霞和兩位醫生配合默契,哪怕不說話,也知道下一步如何操作!拔覀儚膩頉]有想過要放棄媽媽!鄙蚣t霞說,“媽媽在,完整的家就還在!
換管結束后,王興轅和夏迅不會立即離開,而是會觀察一陣子,確保老太太情況穩定,順便和沈紅霞約好下次來換管的時間。
“姐,下次我們來就是國慶前了哦!睆淖畛醮饝祥T換管時的慎之又慎,到如今的姐弟相稱,兩位醫生已經把沈紅霞一家當成了親戚。
沈紅霞拿出自家種的黃桃請兩位弟弟吃,吃著桃子,兩位醫生突發奇想:“說不定退休之后我們可以來鸕鳥鎮住啊……”
“冬天有時候我們都還沒起床,他們已經趕到了。想留他們吃個飯,他們卻急匆匆要趕回去上班!鄙蚣t霞說,兩位醫生的好,全家都記在心里,“當年會診的醫生說,媽媽最多能再堅持半年多,可現在3年過去了,她老人家的精神還那么好!
鸕鳥鎮此前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候,沈紅霞以為兩位醫生沒法趕來了。誰知,兩人拿著醫院特批的條子,還是如約來為老太太換管。而昨天改為中午上門,也是因為疫情原因!奥犝f醫院里有人調去支援外地了,他們調了班,只好趁午休時間趕過來!鄙蚣t霞說。
“阿姨,我們要回去了哦!庇^察了20分鐘,老太太一切安好,兩位醫生準備趕回醫院去。
老太太雖臥病多年,行動、語言表達都已十分不便,但基本的喜怒哀樂還是能表現在臉上。聽到王興轅的話,她的嘴角微微上揚,應該是笑了。
室外溫度達到38℃,車子在烈日下暴曬了兩個多小時,坐進去酷熱難當。兩位醫生搖下車窗,沈紅霞站在門前,揮揮手:“慢點開,慢點開……”醫者仁心,滿滿正能量!為兩位帥氣的醫生點個贊!